唐朝诗人
白居易陈子昂杜甫贺知章李白李商隐刘禹锡卢照邻柳宗元孟浩然王昌龄王维
宋朝诗人
范仲淹李清照陆游梅尧臣欧阳修苏轼陶渊明王安石文天祥辛弃疾杨万里叶绍翁
经典诗句
黄河的诗句思念的诗句离别的诗句月亮的诗句荷花的诗句梅花的诗句西湖的诗句菊花的诗句送别的诗句四季的诗句爱情的诗句儿童的诗句

古风·胡关饶风沙翻译赏析_古风·胡关饶风沙阅读答案_作者李白

  《古风·胡关饶风沙》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
  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
  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
  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
  借问谁凌虐,天骄毒威武。
  赫怒我圣皇,劳师事鼙鼓。
  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
  三十六万人,哀哀泪如雨。
  且悲就行役,安得营农圃。
  不见征戍儿,岂知关山苦
  李牧今不在,边人饲豺虎
  【前言】
  《古风·胡关饶风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古风五十九首》之一。此诗主题是批评国无安边的良策,也无胜任的良将。全诗二十二句,开头六句写边地“萧索”。风沙肆虐,木落草黄,大漠城空,遗堵无存。这是以景物烘托边患惨象。“白骨”四句写千百年来,边患所造成的惨状。千年白骨,堆积如山,皆为胡人所为。“赫怒”以下十句写“劳师”。“赫怒”二句总提;“阳和”二句写征卒扰民,气候为之失和;“三十”四句,写士卒悲就行役;“不见”二句议论,直说“征戍儿”之苦。结尾两句表达主旨。
  【注释】
  ⑴“胡关”二句:谓边关之地多风沙,历来萧条凄凉。胡关:近胡地之关,如雁门、玉门,阳关之类。此泛指北方少数民族地区。饶:多。
  ⑵萧索:凄凉。终:尽。终古:久远。
  ⑶戎虏:敌方军队。
  ⑷遗堵:经过战争遗留下来的残垣断壁。
  ⑸“白骨”二句:言白骨堆积如山,遮蔽了草木。横:充溢。千霜:即千年。嵯(cuó)峨(é),本指山峰高峻,这里形容白骨堆积如山。榛莽,草木荆棘丛生。
  ⑹借问:向人询问。
  ⑺天骄:指胡人。汉朝称匈奴为“天之骄子”,简称天骄。见《汉书·匈奴传》。
  ⑻赫怒:发怒。这里为使动用法,即激怒。圣皇:指唐玄宗。
  ⑼劳师:动用军队。师:军队。鼙(pí)鼓:古代军中所用的军鼓,此借指战争。
  ⑽阳和:阴阳中和。此指太平景象。
  ⑾行役:此指行军打仗。
  ⑿“安得”句:言怎么能够从事农业生产呢。农:农事。圃:瓜果菜地。
  ⒀李牧:战国时赵国名将。长期驻守代郡、雁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匈奴小入,佯败不胜。单于得知,率大兵来攻,李牧为奇阵,张左右军包抄,大破匈奴十多万骑兵,单于逃走,后十多年不敢侵扰赵边城。后秦用反间计,言李牧欲反,赵王迁使赵葱、颜聚代李牧。牧不受命,被秘密逮捕杀害。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虏赵王迁,遂灭赵。
  ⒁边人:边地的人民和驻守的战士。豺虎:指胡兵。
  【翻译】
  胡地向来以多风沙著称,自古以来都是荒芜之地。在霜凋木叶秋草已黄的时候,登高远望,以防胡人的进犯。只见大漠里边城空荒残破,邑无遗堵。皑皑的白骨堆集如山,被丛生的荆棘掩遮着。借问这是谁如此暴虐无道?原来是胡人下此毒手。我圣皇赫然大怒,决定派大军前去征讨。顿时间阳和变为杀气,征发士卒哭嚎一片,骚扰不安。三十六万士卒,被征入伍,哭声动天,泪如雨降。大量的劳力都去行军打仗,还有谁在家种田?君不见征戍的战士的悲惨处境,岂能知守卫关山的艰苦?可惜当今没有像李牧这样的守边良将,使得边塞的军民都为豺虎般的胡兵所斩杀蹂躏。
  【赏析】
  此诗的前十六句写边地风沙弥漫,气象萧瑟及人民惨罹兵祸之恶果。诗人对这些没有做全面的描写,只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两个场景加以勾画,使之艺术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第一个场景写边塞之地的荒凉。诗一开始,就像电影的特写镜头,推出一个飞沙无垠,卷地扑面的画面:“胡关饶风沙,萧瑟竟终古”。“饶”是多的意思,它传神地表达出边塞关山的特点。第二句是说边关为萧瑟气氛所笼罩,自古及今,永远如此,为“饶风沙”加深了印象,给人以边地荒远、环境艰苦的实感。它使人很自然地想到:在和平环境中边地人民生活在这种地方已经够受的了,那么,一旦有变,“边人饲豺虎”,受敌人侵扰,其苦就可想而知了。三、四两句是前边诗意的延伸,“木落秋草黄”既点明特定的季节,又指出草黄马肥正是虏骑来犯之时,所以要“登高”而望,时时加以戒备。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写“行役”的戍边将士,只是通过写胡关风沙、写终古萧瑟、写秋草木落,来渲染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有发人深思之妙。
  第二个场景写战争的惨象。“荒城”二句从战争造成的后果着墨WWw.slKJ.org,勾画出荒城大漠,庐舍为墟的悲凉景象;“白骨”二句着重描写战场的凄惨情景,二者相互映发,相互补充,交织成一幅白骨黄沙,榛莽苍茫,色彩强烈的画面。“千霜”即千年,与“终古”意义相近,前后照应,有力地说明了战乱频仍,给“征戍儿”带来巨大的痛苦,从而深刻地揭露了不义战争的罪恶。
  中间十二句先以设问开始,肯定地指出在这胡关之地倚恃武力进行侵陵肆虐的不是别人,正是所谓的“天之骄子”——“天骄毒威武”。汉时匈奴强盛,曾自称“天之骄子”,后来“天骄”就成为边境之上强敌的泛称。这里借指吐蕃。接下去进一步说明圣皇震怒,起兵迎敌,挑起战争是由于他们“发兵骚中土”。正因为这样,才使“阳和变杀气”,和平遭到破坏,结果是“三十六万人,哀哀泪如雨”,广大人民深陷战争的劫难之中。“阳和”本意是和暖的春天,这里喻指祥和宁静的生活与气氛,战端既起,杀气充塞,一切都变了:“不见征戍儿,岂知关山苦”!这深沉的感叹,语浅意深,表现了诗人诚挚深厚的忧国悯民的博大情怀与反对不义战争的崇高思想。这段文字内含丰富,多有转折:以设问开始,指出陵虐者,是一层;吐蕃扰边“发兵骚中土”,才使得圣皇“劳师事鼙鼓”,明确战争性质,是第二层;战争发生以后,广大人民惨遭荼毒,“且悲就行役,安得营农圃”,为害之烈,人人哀痛,是第三层;若不是亲眼见到保卫边防“征戍儿”的遭遇,谁能深切体会转战关山之苦,这是第四层。这四层转折层层递进,一气呵成,形成浑然郁勃,感慨苍凉之势,感人至深。
  最后两句发抒诗人的感慨。李牧是战国时赵国的名将。曾大破匈奴,威震边塞,使匈奴十多年不敢侵赵。诗中说“李牧今不在”,以古例今,明言朝廷闇弱不能任用如李牧那样的将才来保卫边疆,以致人民受难“边民饲豺虎”,“豺虎”比喻凶残的敌人,“饲豺虎”,意谓任凭敌人杀害。全诗在前边具体描写的基础上以此语意作结,它从历史和现实惨痛的经验中提炼出来,既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又含有深刻的历史教训和诗人高远深邃的观察与认识。
  这首诗通过边塞萧瑟,白骨蔽野的描绘,深刻地指出外患未平,行役不已,边将无能,人民受难的现实,对当时统治者对吐蕃的和战失策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因“三十六万人,哀哀泪如雨“所引发的痛苦心情。
  这首诗绝大部分是写景,叙事,最后两句才归结为议论,寄慨遥深,自然喷发,把感情推向高潮,既放眼于现实,又总结了历史教训,丰富了诗的内容,提高了主题思想的意义。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