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
白居易陈子昂杜甫贺知章李白李商隐刘禹锡卢照邻柳宗元孟浩然王昌龄王维
宋朝诗人
范仲淹李清照陆游梅尧臣欧阳修苏轼陶渊明王安石文天祥辛弃疾杨万里叶绍翁
经典诗句
黄河的诗句思念的诗句离别的诗句月亮的诗句荷花的诗句梅花的诗句西湖的诗句菊花的诗句送别的诗句四季的诗句爱情的诗句儿童的诗句

效古诗·可怜桂树枝翻译赏析_效古诗·可怜桂树枝阅读答案_作者沈约

  《效古诗·可怜桂树枝》作者为南北朝文学家沈约。其古诗全文如下:
  可怜桂树枝,单雄忆故雌。
  岁暮异栖宿,春至犹别离。
  山河隔长路,路远绝容仪。
  岂云无可匹,寸心终不移。
  【赏析】
  《述异记》云,战国时魏国受到秦国威胁,发兵戍边,有一人久戍不归,其妻思念成疾,死后墓上生木,枝叶皆倾向其夫所在之地,因称相思木。《文选》左思《吴都赋》则云:“古度南榴之木,相思之树。”注引刘渊林曰:“相思,大树也,材理坚邪,斫之则又可作器,其实如珊瑚,历年不变,东冶有之。”流传较广的是《搜神记》所载的故事,据说战国时宋康王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甚美,康王夺之。凭自杀,妻投台下而死,里人埋之,二冢相望。后有两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有鸳鸯各一,常栖树上,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为相思树。
  以相思木作为诗歌题材的有梁武帝萧衍,他的《欢闻歌》其二云:“南有相思木,合影复同心。游女不可求,谁能息空阴?”还有古诗《孔雀东南飞》的结尾:“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变通。”古人以树枝或树根的相向、相连,表明爱情的坚贞与生死不渝,确是富于想象。在封建制度与礼教的统治下,青年男女的婚姻恋爱没有自由,生前不能成为夫妇,死后还要结合在一起,于是就把他们的愿望化为相思树。这是充满美好理想的浪漫主义。但沈约此诗虽也写了相思树,却不写两树的结合,而写两树的分离。名为“效古”,实际上有所创新。
  首先他所写的相思树,不是前人所说的楠木梓木,也不是松柏梧桐,而是桂树。这素材似乎更带有南方特点。《说文》:“桂,江南木,百药之长。”《三才图会·草木》:“桂,梫木也,数品:或白或黄,或红或紫黄者,能着子。”以色彩高雅、气味芬芳的桂树作为相思树,这本身便富有审美价值。可是美好的桂树却雌雄分植,不能同住,这不能不是一个悲剧。韩凭夫妇墓上的相思树能够二冢相望,焦仲卿刘兰芝墓上的相思树能够“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萧衍诗中的相思木能够“合影复同心”;而沈约笔下的桂树却“岁暮异栖宿,春至犹别离”;也就是说从冬到春、从春到冬,一年四季,这雌雄两树都各处一方。同样是悲剧,沈诗中的悲剧气氛远远超过他的前人。为了加强悲剧气氛,诗人还进一步写道:“山河隔长路,路远绝容仪。”如果说三、四两句是从时间方面着眼,形容相别时间之长久;那么这两句则是从空间落笔,表现相距之遥远。长路为山河所隔,其远可知矣。路长而仪容难见,则其相思愈切矣。这是一种层层加码法,更加突出了诗中的主题。在以上四句中,虽没有“相思”、“相忆”等字面,但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笔法,一种相思离别之苦已经渗透纸背了。
  此诗首尾皆着重抒情。首二句“可怜桂树枝,单雄忆故雌”,是以顿入手法,直抒作者之情,他对分处两wWW.slkj.oRG地的雄雌二桂,充满了同情与怜悯,所以劈头二句就如决堤之水一般倾泻出来,强烈地冲击着读者的心弦。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古代爱情诗中,主人翁多为女性;可这里借桂树以写爱情,反而以雄性作为主人翁,此喻甚新,真是闻所未闻。由此推论,结尾“岂云无可匹,寸心终不移”,当然也是代表“单雄”说话了。其实在“其类自为林,间无杂树”(《南方草木状·桂》)的南方,雄桂要找一雌桂与之匹配,是十分容易的,但它偏偏不要,情愿与“故雌”终身相守。它对爱情的忠贞不贰,确实令人敬佩。这也许正是诗人所崇敬的品格和所追求的境界。于此可见,诗篇的格调是相当高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