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
白居易陈子昂杜甫贺知章李白李商隐刘禹锡卢照邻柳宗元孟浩然王昌龄王维
宋朝诗人
范仲淹李清照陆游梅尧臣欧阳修苏轼陶渊明王安石文天祥辛弃疾杨万里叶绍翁
经典诗句
黄河的诗句思念的诗句离别的诗句月亮的诗句荷花的诗句梅花的诗句西湖的诗句菊花的诗句送别的诗句四季的诗句爱情的诗句儿童的诗句

五日免常参,三馆无公事的意思

  “五日免常参,三馆无公事”出自宋朝诗人王禹偁的作品《对雪》,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乡岁云暮,衡门昼长闭
  五日免常参,三馆无公事
  读书夜卧迟,多成日高睡。
  睡起毛骨寒,窗牖琼花坠。
  披衣出户看,飘飘满天地。
  岂敢患贫居,聊将贺丰岁。
  月俸虽无余,晨炊且相继。
  薪刍未阙供,酒肴亦能备。
  数杯奉亲老,一酌均兄弟。
  妻子不饥寒,相聚歌时瑞。
  因思河朔民,输税供边鄙。
  车重数十斛,路遥几百里。
  羸蹄冻不行,死辙冰难曳。
  夜来何处宿,阒寂荒陂里。
  又思边塞兵,荷戈御胡骑。
  城上卓旌旗,楼中望烽燧。
  弓劲添气力,甲寒侵骨髓。
  今日何处行,牢落穷沙际。
  自念亦何人,偷安得如是。
  深为苍生蠹,仍尸谏官位。
  謇谔无一言,岂得为直士。
  褒贬无一词,岂得为良史。
  不耕一亩田,不持一只矢。
  多惭富人术,且乏安边议
  空作对雪吟,勤勤谢知己
  【注释】
  (1)帝乡:汴京。
  (2)衡门:用横木做门,暗示住宅简陋。
  (3)五日免常参:朝廷免去五日一上朝的惯例。
  (4)三馆:昭文、国史、集贤三馆。
  (5)日高睡:睡至日上三竿始起。
  (6)窗牖:牖穿壁以木为交窗也。 《说文》中注:“交窗者,以木横直为之,即今之窗也。在墙曰牖,在屋曰窗。”
  (7)岁:年成,一年的收成。
  (8)薪刍:刍薪柴和粮草。
  (9)阙:阙欠,应给而没给。
  (10)亲老:指父母。
  (11)均:全,都。
  (12)时瑞:当时的祥瑞,指这场冬雪。
  (13)朔:北方。河朔:指黄河以北地区。
  【翻译】
  皇家京城已经是wwW.sLKj.ORG岁暮,我的柴门白日常关闭。因雪免去五日的朝参,三馆关门停止办公事。我因读书夜里睡得迟,以致多成白日酣然睡。睡起犹觉冷气透皮骨,窗外仍见雪花纷纷坠。披起外衣走出门外看,大雪飘飘扬扬满天地。我哪敢为贫居而忧虑,聊且舒开笑脸庆丰岁。我月薪虽然毫无多余,晨炊还能日日相接继。柴草生活用品未缺供,美酒佳肴尚能来置备。几杯美酒孝敬给亲老,一杯不忘均分给兄弟。妻子儿女不会受饥寒,欢聚一起共同颂祥瑞。因此想起河北的人民,推拉货车供应给边鄙。车子载着重货几十斛,艰难路程遥遥几百里。疲弱牲口冻得走不动,车陷冻土再也拉不起。夜来天寒又在哪里宿,只能露宿荒坡野地里。再想那遥远的戍边卒,日夜肩着戈戟防胡骑。城上军旗高高随风扬.城楼日夜警觉望烽燧。弓硬挽弓还需添力气,盔甲冰寒冷入骨与髓。今日边兵更在何处行。想必走在荒僻边陲地。自我揣念又是何等人?苟且偷安竟然能如此!深感自是损民小蠹虫,至今仍空占着谏官位。虽然刚直可又无一言,岂能称为正直之朝士?赞誉贬斥默默两无言,岂能称为公正的良史?我没有耕耘过一亩田,手中更未握持一枝矢。深愧心无富国裕民术,也缺平定边疆之谋议。只能空赋对雪之诗篇,殷勤酬谢深情的知己。
  【赏析】
  全诗可分五段。第一段从篇首至“飘飘满天地”,从题面叙起,写岁暮深居值雪。这段文字很平,但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突出天气的奇寒:“衡门昼长闭”“五日免常参”二句写为官的作者本人深居简出,朝廷免去五日一上朝的惯例,官署亦不办公,这些都间接表明岁暮天寒的影响。“睡起毛骨寒,窗墉琼花坠”则是通过描写漫天飞扬的大雪直接表达天气的寒冷;二是描述一己的闲逸。既无案牍劳形之苦,复多深夜读书之趣,因而往往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一日睡起,忽觉寒气入骨,有玉屑一样的白花飞入窗内,于是“披衣出户看,飘飘满天地。”十个字对雪没有作细致的描绘,却全是一种潇散愉悦的情味。这里写天寒,写闲逸,无不是为后文写边地兵民劳役之苦作铺垫或伏笔。
  第二段从“岂敢患贫居”到“相聚歌时瑞”,承接上段,写家人团聚,赏白雪而庆丰年。值得玩味的是从篇首“衡门句到这一段,诗人一再称穷。“贫居”固然是穷,“月俸无余”、“数杯”、“一酌”亦无不意味着穷。其实这倒不是他真的要发什么官微不救贫一类的牢骚,而是别有用意。他虽说“穷”,却不愁薪米、能备酒肴,惠及父母兄弟妻子。在这大雪纷飞的岁暮,他们能共享天伦之乐,共贺“瑞雪丰年”。这里句句流露出一种“知足”之乐,言“贫”倒仿佛成了谦词。所以,诗人实际上是要告诉读者:贫亦有等,从而为后文写真正贫而且困的人们再作地步。晚唐罗隐诗云“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从“相聚歌时瑞”的人们联想到长安贫者,替他们说了一点话。王禹偁这里的写法大致相同,但他想得更远,语意更切。
  第三段即以“因思”二字领起,至“阒寂荒陂里”句,转而以想象之笔写“河朔”人民服劳役的苦况。关于北宋时抽民丁运输军粮的情况,李复《兵馈行》写得最详细,可以参看:“人负五斗兼蓑笠,米供两兵更自食;高卑日概给二升,六斗才可供十日。”“运粮恐俱乏军兴,再符差点催馈军。此户追索丁口绝,县官不敢言无人;尽将妇妻作男子,数少更及羸老身。”第四段则以“又思”二字领起,至“牢落穷沙际”句,进而写兵役的苦况。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