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
白居易陈子昂杜甫贺知章李白李商隐刘禹锡卢照邻柳宗元孟浩然王昌龄王维
宋朝诗人
范仲淹李清照陆游梅尧臣欧阳修苏轼陶渊明王安石文天祥辛弃疾杨万里叶绍翁
经典诗句
黄河的诗句思念的诗句离别的诗句月亮的诗句荷花的诗句梅花的诗句西湖的诗句菊花的诗句送别的诗句四季的诗句爱情的诗句儿童的诗句

过始宁墅诗翻译赏析_过始宁墅诗阅读答案_作者谢灵运

  《过始宁墅诗》作者为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其古诗全文如下:
  束发怀耿介。逐物遂推迁。
  违志似如昨。二纪及兹年。
  缁磷谢清旷。疲薾惭贞坚。
  拙疾相倚薄。还得静者便。
  剖竹守沧海。枉帆过旧山。
  山行穷登顿。水涉尽洄沿。
  岩峭岭稠叠。洲萦渚连绵。
  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
  葺宇临回江。筑观基曾巅。
  挥手告乡曲。三载期归旋。
  且为树枌槚。无令孤愿言。
  【赏析】
  始宁,今浙江上虞市。谢灵运之祖晋车骑将军谢玄所建。灵运《山居赋》自注云:“余祖车骑建大功淮肥(指淝水之战),江左得免横流之祸。后及太傅(谢安)既薨,远图已辍,于是便求解驾东归,以避君侧之乱,废兴隐显,当是贤达之心,故选神丽之所,以申高栖之意,经始山川,实基于此。”可见始宁故宅,对少年时即袭封康乐公的诗人来说,既是祖上勋业的象征,又是先人明达的标志。所谓“废兴隐显,当是贤达之心。”正说明了这两重意义。
  公元422年(永初三年),灵运因徐羡之挤排由京师外放永嘉(治今浙江温州)太守,其初,他的心情是怨愤的。“生幸休明世,亲蒙英达顾。空班赵氏璧,徒乖魏王瓠。”(《初发都》)他深憾未能报谢庐陵王刘义真的赏识,故自叹美质如和氏之璧而无所用其才,远图如魏王的五石之瓠般大而无当。对于去国远游,更是留恋难舍,以至“解缆及流潮,怀旧不能发。”(《邻里相送至方山》)。然而这种悱恻的感情,对于家世簪缨,自许王佐之才的诗人,虽然真诚,却并不相宜。到他买舟南下,途经始宁故宅时,先祖的功业激起了他自傲自重之心,而他们肥遁以避祸的睿智,又仿佛向他昭示了抗俗明志的途径。《过始宁墅》诗主旨是说要退隐以遂素志,而骨子里却是对政敌,甚至是对他并不真正服膺的,出身寒微的刘宋王朝的傲视。这也是谢客之归隐与陶潜之退身不同的个性特征。
  全诗分三个层次,“束发”句至“还得静者便”是第一层,反复剀陈自己的心志。“剖竹”句至“筑观基曾巅”是正写过旧宅,理旧居。“挥手”以下四句表明一旦任满,将隐遁故山的愿望。
  从元兴年间(402-404)初仕至遭贬作诗时(422年),谢客由弱冠少年而将近不惑,这将近“二纪”(一纪十二年,此举成数而言)的岁月,是人生中风华正茂的时期。而对“自谓才能宜参权要”(《宋书本传》)的诗人来说,却偏偏独多坎坷。刘裕势力日盛,对晋室功臣的谢家来说本已是一个厄运,偏偏他在变幻不测的政治风云中又一而再,再而三地“站错了队”。他先从刘裕的政敌刘毅为记室参军,结果刘毅被诛,灵运的叔父兼导师谢混也以首逆而同时及祸,他本人虽幸免难,但已难获信任,刘宋代晋后,尽管他早已名高当时,但只是被帝王视作文学侍臣。刘裕病笃,继嗣之争顿起,他瞅准了二皇子刘义真,谁知又错了;少帝即位,义真被挤到历Www.SlKJ.ORG阳,好友颜延之出放始安,他则外贬永嘉。二十年如花岁月蹉跎而过,无穷感慨遂因故宅的触发,冲涌而出,遂发为诗中首八句的感慨。他反复陈说自己少怀耿介坚贞之志,误入官场,实有违于初志而沾染了尘垢,这当然是有感于先祖高栖远祸的明智而言的;但是因为实际上这二十年是他功业追就的失败,青云之志的摧折,所以他所说的“清旷”,就不能像乃祖功成身退时的志满意得,平和恬宁。从诗中所说二十年前初仕景状恍如昨日之中;从他用汉代名臣汲黯戆直拙于为宦而多挫折之典中,不难看出他那“清旷”之下的幽愤。所谓“拙疾相倚薄,还得静者便”,表面说的是拙宦与疾病给了自己归根复命,静居山墅,以遂初志的便利;而实际上却是这位“静者”内心不平的微妙流露。这种有激于先祖勋业与素德而以清旷出之的幽愤,是全诗一以贯之的意脉,它流注于第二层次的景物描写中,最后停蓄为第三层次那敬告乡亲,三载任满后将还山归隐的誓愿。这个誓愿发得很毒,《文选》此诗李善注云:“《左氏传》曰:‘初,(鲁)季孙为己树六槚于蒲团东门之外。’杜预(注)曰:‘槚,欲自为榇(棺木)也。’吕向注曰:‘枌槚,木名。谓乡人云:为我树此木于坟之上,无令孤(辜负)我所愿之言。’”预想归隐,而竟说到了要死后归葬,誓愿越重,正愈见出其心中的怨愤之深。
  全诗最可注目处有二:一是记游写景,前人都摘评“白云”“绿筿”一联的幽美,因谓谢诗多秀句而少全篇,其实不然。这二句之所以为佳,更重要的原因倒是在全景所显示出来的象中之意。诗人帆沧海,过旧山,山行曲折,水涉沿洄,历经重重叠叠的山岩峭壁与连绵萦环的水中洲渚,真所谓是重重掩抑,步步曲屈。正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而突然“柳暗花明又一村”,眼前出现了一派崭新的明丽景象;洁白的云絮抱护着向空壁立的幽峭山岩,而山下清波涟漪,翠绿的蔓藤临岸袅娜,似少女的青丝,照镜自媚。这景象清丽中有着一种孤高之气,正渗透着诗人经历仕途风霜,企望故宅一憩心境,也正体现着他负才自傲,孤芳自赏的性格特征。论者常云陶诗景中有人,谢诗景中无人,其实又不然,细味谢诗,无一不有其人格在,只是陶诗景淡意显,谢诗则语丽情晦。刘勰《文心雕龙》拈出“隐秀”一词状六朝诗风,其源头正在谢客。
  诗的又一佳处是结构,全诗以大段议论抒清旷幽愤之思起,气势鼓荡,复潜注于精美绝伦的景物描写中,最后又由隐而显,发为誓愿,由显而隐之间,先以“剖竹”二句倒插,由议论挽入记游,复因美景而起营葺旧居之想,扣题“过始宁墅”,自然道入归隐旧山之誓。由此两处顿挫,遂使一气贯注中得曲屈沉健之致,而免轻滑剽急之弊。如果将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言》,《北征》诸巨篇与此诗对读,就可发现,老杜之体,其实轫于谢客。《昭昧詹言》拈出,谢杜韩(愈)黄(山谷)为一脉相承,洵非虚言。
  过始宁宅,对于谢客来说,是仕途上的不幸,但是却是他诗歌创作生涯中的大幸,尽管此诗尚带有传统的行旅诗的成分;但是已明显可见中国山水诗的序幕至此真正揭开了。而且这个序幕,揭得甚佳,一开始就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示了完全不同的个性特色。这只要读一下渊明题材相近的《归园田居》之一,就可见无论抒情写景,结构用笔,都是大不相同的。不过序幕总是序幕,《过始宁墅》在谢诗中,其组织尚较单纯、意气也较发露。灵运山水诗意象深曲,锤炼谨严,森然中见出逸荡之气的典型风格,要稍晚至其徜徉于永嘉山水时,才终于形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