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
白居易陈子昂杜甫贺知章李白李商隐刘禹锡卢照邻柳宗元孟浩然王昌龄王维
宋朝诗人
范仲淹李清照陆游梅尧臣欧阳修苏轼陶渊明王安石文天祥辛弃疾杨万里叶绍翁
经典诗句
黄河的诗句思念的诗句离别的诗句月亮的诗句荷花的诗句梅花的诗句西湖的诗句菊花的诗句送别的诗句四季的诗句爱情的诗句儿童的诗句

咏华山课文ppt_咏华山课件教学设计

  课文《咏华山》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古时候,有个小孩儿跟先生去登华山。
  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啊!华山真高哇!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小孩儿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好诗!好诗!”先生连连点头称赞。
  这个小孩儿就是宋代的寇准,那年才七岁。
  【教材简说】
  《咏华山》是苏教版小语教材采用古诗教学的新课型——“文包诗”。根据课文叙述寇准跟老师登华山时咏诗赞华山的事,我为本课制定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是:会读本课生字词,通过反反复复诵读课文,理解生字词;借助图画,依托观察、思考及想象,进行诗文对应,体会古诗的意思,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从而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绿线内的12个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壮丽雄伟。
  【教学方案一】
  一.导入。
  1.小朋友,你们爬过山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推荐一座非常值得去游览的名山,叫华山,
  请大家看这座山(指图)-这就是华山
  2.你觉得华山怎么样?
  是呀,我也觉得华山雄伟壮丽,高耸入云。看到这么高的山,老师情不自禁的想吟诵一首诗来赞美它(只要天在上,更wWW.sLKj.oRG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底。)
  3.喜欢这首诗吗?这首诗是古代一个7岁小孩写的。
  4.你想不想知道他是谁,为什么写这首诗,
  那我们就一起来读读24课《咏华山》,读了以后,你就懂了(板书)
  请大家翻开书p135页,自己读读课文,不会读的先拼拼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二.初读课文。
  1.自读。
  2.同桌相互检查
  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可真高(像这位、这位同学读得可认真了,他们遇到难读的地方就反反复复的读,那么现在请你们把认为难读的地方,读给同桌听。如果还有读不准的词,就请他教你)(生互相练习)
  3.检查。
  我瞧瞧,哪位小老师教了同桌(请生回答)你教了哪些词呀?(学说,师板词。板后齐读)
  4.生第一次读课文
  我们把难读的词语读会了,现在试试读读课文
  5.生边读,师边板词
  老师还发现,有几个词语也很难读,谁能来教教老师读。(齐读词语)
  6.再读课文。这回有没有信心,把课文读得比上次好。
  三.品读。
  1.导语。
  刚才大家看了华山,都觉得华山非常高,如果让你去爬这么高的山你会觉得怎么样?(生答)
  我们课文里的老先生和小孩跟你们一样,也爬得好辛苦好困难。课文里用哪个词形容他们爬山困难呢?
  2.引句子。“啊!华山真高哇!”
  等他们满头大汉,喘着大气爬到山顶,他们会觉得这山怎么样呀?(出示句子)他们的感觉和你们一样
  3.品读句子。
  A自由练习好,大家自己先练一练,看谁能把华山读得最高。指名读
  你们读得都很高,我们一起来把华山读得高高的。齐读
  4.品后两句。
  华山到底有多高呢?让我们一起跟小孩(帖小人)到山顶去看一看(出示句型)
  A自己读。同学们,先好好的读读这两句,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什么?
  B生答:a为什么远远近近的山都跑到我们脚下去了呢?
  b太阳为什么显得这么近呢?说明什么?
  c白云不在天上,干嘛跑到山腰去了?
  C结束语。我们看到的这些景色都说明了什么?
  D分组合作练读。我们分组练一练,练习读这些句子。争取每个人都能把华山的高读出来。
  E检查反馈。那一小组先来,比一比哪组读得最高(指黑板读)
  F师范读。讲朗读的方法。要读得好,有个小窍门,就是一边读一边想。
  G生齐读。好,照老师的方法,我们一起来,把华山读得高到太阳那去。
  5.品古诗
  导语:你们把华山读得真高呀,假如你就是那小孩,站在高高的山顶上,红日那么近,白云那么低,多美呀!你的心情怎么样?
  A、说说自己的心情
  B、引诗
  对,那小孩的心情-开心了,激动了,幸福极了,他控制不住自己的快乐。情不自禁的吟诵起来(板诗)让生看手势跟读
  C、练习读诗
  a自读。
  b诗文对应这些诗与这些句子是有联系的,你们能把他们对应起来吗?
  1、讨论交流
  2、提问你认为哪句话,对应哪句诗?(这两句诗应该与哪句话对应呢?)
  3、总结、读诗句这首诗和前面的句子一样,都是写华山很高很高。
  男女赛读(读出华山的高来)
  四.品第三、四段
  你们觉得这首诗怎么样?写得好吗?
  1.课文中老先生怎样夸他(好诗好诗)
  2.生夸“我们一起也来夸夸他!
  3.他是谁?(寇准)我们一起把最后一段读一读。他今年几岁?(7岁)用手指表示出来!
  他和谁一般大呀?”
  4.总结。(再读全文)
  五、总结结束。
  1、华山的雄伟、壮丽
  2、小寇准的聪明、能干
  3、鼓励
  【教学方案二】
  一、揭题,质疑。
   1、今天我们学习(齐读)24、yong咏华hua山指读两个生字、正音。
   2、你读了课题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提出疑问:"咏"是什么意思?"华山"在哪里,有多高呢?
     "咏华山"是什么意思?
     谁在用诗赞美华山?这是一首怎样的诗?
     为什么这个孩子能写出咏华山的好诗?
     这个孩子是什么时候的人,几岁了?
  二、初读课文,读准正音。
   1、借助拼音自由轻声地读一读田字格里面、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抽读生字,纠正字音。
   2、出示:(除生字外都注上音节)
     登华山艰难爬上山顶没着山路吟诵情不自禁
     远远近近寇准古时候朵朵白云连连称赞山腰间
    a自己练读,看谁读得准、记得快。
    b擦掉音节,同桌练读,指读。
   3、把词语放到课文中,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4、标自然段序号。
   5、分段指名读,评读:他是否达到老师的要求了?哪个地方值得大家学习?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刚才,小朋友提出了许多问题,现在我们来讨论讨论这些问题。
   1、华山在哪里?
     师介绍:华山在我国陕西省,自古就是以高和险出名的,登上华上要花六小时左右,华山真(高啊)!
   2、"咏华山"是什么意思?
     (生交流)师述:"咏华山"就是吟诗赞美华山。
   3、谁在吟诗赞美华山?(寇准)
     寇准是什么时候的人?当时几岁?(生交流)
     师述:寇准是北宋时候的人,家乡在陕西省渭南。从小聪明好学,长大后当了大官,一直做到宰相,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齐读最后一段课文。
   4、课文讲的是寇准七岁时的什么事?(生交流)
     齐读第一自然段。
   5、寇准写了一首什么诗?(生交流)
     师引导学生看投影片:寇准和先生艰难地爬上山顶,站在高高的山顶上,看到了什么?(生交流)
     师:我们一起跟着他们爬上山顶,那么远远近近的山都在我们的--(脚下)。太阳离我们那么远,爬上山顶却觉得--(近了),在山下看白云觉得那么高,现在却只在--(山腰间)。华山真--(高啊)!华山如此高大,小孩心情非常激动,他想把自己看到的、感觉到的都说出来,就做了一首诗随口念了出来。谁来读一读这首诗?
   6、寇准为什么能写出这么好的诗?
     (是华山的雄伟壮丽感染了他。)(是他平时认真学习语文的结果)
   7、听配乐录音课文。齐读课文。
   8、今天,我们就讨论到这里,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
  四、学写生字
    看书,在田字格中找出独体字读一读:与、更
   1、看书在田字格里找出上下结构的字读一读:岁、华、齐、首。
   2、学习部首:山(山字头)、文(文字头)。
     怎样记四个上下结构的字?(指名分析字形)
   3、看书上笔顺书空,书上描红一遍。
   4、逐个分析怎么写好?(说说主要写好哪几个笔画,如起笔、走之儿、门字框)
     范写,生描红1个,仿写1个,临写1个。
   5、学生再描红1个,仿写1个,临写1个。
  【教学方案三】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五岳”是指哪五座山,你知道吗?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华山的美景。
   2、出示华山风景图片,让学生欣赏华山美景,初步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
   3、畅所欲言,说说看了图片后的感受。
   4、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咏华山》。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想通过谈话、图片、创设情景,让学生初步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激发学生学习新课文的兴趣。)
  二、巧设关卡,学习生字词。
    想去华山细细游览吗?你们还必须闯过三关:第一字音关,第二字形关,第三写字关。咱们比比看谁最先通过三关。
   1、字音关
    ⑴出示生字卡片。
    ⑵自学生字。
    ⑶小组内过关,由小组长带领组员一一认读过关。
    ⑷集体朗读、正音。
   2、字形关
    ⑴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⑵同桌交流学习方法。
    ⑶全班交流,老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3、写字关
    ⑴交流怎样才能写好这7个生字。
    ⑵老师友情帮助,在田字方格中范写、指导。
    ⑶学生描红,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意识。先通过“闯关”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再闯关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乐趣。)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咱们现在就走进课文,去领略华山的美景吧!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准,初步领略华山的雄伟。
   2、指名朗读课文,及时纠正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3、小结:今天许多小朋友靠着自己的聪明与努力来到了华山。
    (设计意图:我们知道课文不读熟不开讲.这个环节让学生充分地读,做到把课文读通读顺。)
  四、朗读交流,感悟课文。
   1、师在《高山流水》的古筝乐曲中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我想把自己最拿手的本领献给大家,我最拿手的本领就是美美地朗读课文,请小朋友们来当小评委,好吗?
   2、学生评价:老师读得怎么样?
   3、学着教师的样儿也美美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
   4、把你读懂的告诉给同桌的小朋友。教师边巡视,边与学生交流感受。
   5、全班交流。边说边读、贴、找,来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
    预设一:我读懂了华山真高哇!
     ⑴你真聪明,这么重要的内容一下子就读懂了。
     ⑵出示:啊!华山真高哇!
     ⑶华山到底有多高呢?猜猜。
     ⑷出示图片,瞧!这就是华山,他有五座山峰,其中南峰最高,大约2000 多米,相当于700多层的楼房高。
     ⑸谁来读好这一句,让我们感受到华山很高很高。
     ⑹指名读,师生点评。
    预设二:登上这么高的华山,看看周围的风景,一定很迷人。咱们跟随他们一起去领略一下华山的风景吧!
     ⑴出示“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⑵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想像:你们看到了什么?
     ⑶师生共同创作美丽的华山风景图。
      教师先贴出“华山主峰”图,请学生贴出“太阳”、“白云”以及“远远近近的山”。边贴边讨论“太阳、白云、远远近近的山”应该贴在哪里最适当。教师引导学生边贴边读课文中相应的语句,以便来确定图所贴的位置。
     ⑷感情朗读这两句,读出华山的美与高。
    预设三:我读懂了是寇准写的这首诗。
     1、你从哪儿读懂的,读给大家听听。
     2、还有谁想读好这句话?有感情朗读。
    预设四:寇准写的这首诗,你们喜欢吗?
     1、出示古诗《咏华山》。
     2、指名朗读。
     3、发现秘密,理解诗意。
       小朋友们,这篇课文中藏着一个秘密呢?想发现它吗?读读这首诗,再读读这两句。(除了蓝天,……)你发现了什么?
     4、同桌交流。
     5、指名说说自己的发现。
       这两句话说的内容就是这首诗的意思。
     6、师生接对朗读,教师读描述的语言,学生接对古诗中的有关诗句。
   (设计意图:首先与学生拉近乎,这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最简洁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既能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着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既感染了学生,也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同时,学生们也受到了美的熏陶。优美的乐曲把学生带入了文本,感受到华山的高与美,也感受到寇准的聪明与才智。然后,让学生交流“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既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又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文本的意思。
    这样的设计,看似散,实质上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也不是旁观者,他是引领者,一步一步引领学生在读中悟,贴中悟,并把所悟到的感受再通过朗读、交流表达出来。用发现秘密引领学生体会古诗的意思,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
  五、背诵表演,树立志向。
   1、寇准写的这首诗好吗?先生是怎样夸奖他的?练习背诵课文,准备表演。
   2、一生当先生,一生当小寇准,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
   3、评议演得怎么样?
   4、寇准写这首诗时多大呀?哟,比你们还小,想对他说点什么吗?
   5、教师小结:如果我们把平常所看到、想到的及时写下来,你也会成为出色的小作家的。
    (设计意图:“表演”是学生喜欢的学习活动,通过表演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寇准的聪明、有才华,激发学生从小要树立远大的志向。)
  六、拓展延伸,走向课外。
    小朋友们这么聪明,我还带来了一件礼物送给大家。
   1、到抽屉里找一找。
   2、这是我喜欢的四首关于山的古诗,推荐给大家,挑一挑,选自己喜欢的读读。
   3、关于山的古诗还有许多,课后你们也可以去搜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