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
白居易陈子昂杜甫贺知章李白李商隐刘禹锡卢照邻柳宗元孟浩然王昌龄王维
宋朝诗人
范仲淹李清照陆游梅尧臣欧阳修苏轼陶渊明王安石文天祥辛弃疾杨万里叶绍翁
经典诗句
黄河的诗句思念的诗句离别的诗句月亮的诗句荷花的诗句梅花的诗句西湖的诗句菊花的诗句送别的诗句四季的诗句爱情的诗句儿童的诗句

但愿人长久课件ppt_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课文《但愿人长久》出自四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苏轼。有一年,他被朝廷派往密州去做官。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这天夜晚,皓月当空,万里无云。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只有苏轼因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
  苏轼跟弟弟苏辙手足情深。小时候,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长大以后,他们就各奔东西,很少再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已有七个年头了!
  月亮渐渐西沉,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苏轼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他眼睁睁地望着那圆圆的月亮,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他转www.Slkj.OrG念又想: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
  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
  …………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前言】
  《但愿人长久》是一篇文包诗的课文。其实文的用意应该是让学生更易理解、掌握诗(词)的含义,只是现成的文字对诗(词)句的描述,往往对学生来说会先入为主地理解诗句意思,反而少了一些想象。在这一课中,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我在设计教案时加入听歌、看图想象的环节。
  在开学之初,正好是中秋节前夕,我给学生抄了苏轼的《明月几时有》这首词,简单讲解后让学生熟读、背诵,有条件的可以借《但愿人长久》的歌曲听听,最好会唱。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内容,懂得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有信心和勇气,以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毅力去战胜困难,人要从小就培养这种勇气。
  2、学习写人的方法
  3、认识13个二类字,理解本课生词,会用“庆幸、迟疑、束手无策”造句
  【教学建议】
  (一)师生谈话,引入课题:
  1、同学们,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要来到了,中秋节晚上的月亮特别圆。古代文人都喜欢以月亮为题材写出了许多优秀的诗篇,你能说几句吗?
  2、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篇与月亮有关的文章。
  (板书:但愿人长久)
  (二)联系课题,鼓励提问:
  1、看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
  2、教师归纳:
  (1)苏轼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这首词的?他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化?
  (2)书上写的那几句词该怎样理解?表达了苏轼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初读课文,抓住情感线(着重围绕第一个思考题):
  1、学生自读圈画(读的形式可多样化)。
  2、组织交流,教师板书:
  “心绪不宁——埋怨——宽慰”
  3、引导学生看板书再提问,即苏轼为什么会心绪不宁?埋怨?宽慰?(重点学习目标)
  (四)转换师生角色,深入探究课文:
  (学生扮演苏轼,教师充当四年级的小学生)
  1、学习1—3自然段:
  (1)师:苏先生,中秋之夜,家家户户都在品尝月饼,欣赏明月,您老为什么如此“心绪不宁”呀?
  (2)学生读书准备。
  (3)指名回答,要求: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回答得有说服力,使人信服。
  (其间穿插多形式的朗读)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苏老先生,您在遥远的他乡思念弟弟,“每逢佳节倍思亲”吗!这我已经理解了,可您又在“埋怨”谁呀?
  (2)学生说(穿插读)
  (3)看图想象(利用多媒体):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你在干什么?此时此刻,你在想什么?
  (4)重点读好: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学生练习读——指名读(评点读)——齐读第四自然段
  3、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师:苏先生,后来你的心情变了,还吟诵了一首千古名词,最后五行我已读过,可我还是不明白这几行词怎么能表达你的“宽慰”之情呢?请您给我解释一下,行吗?
  (2)学生各自朗读后两段。
  (3)鼓励学生小组(也可同桌)交流,圈画重点句段,准备回答。
  (4)组织班级交流:
  ①指名说;②小组间相互补充;
  ③学生在书上画出相关词的意思:
  (重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④师生分角色读(分词和词的意思);⑤男女学生轮读。
  (五)朗读四、五、六自然段,加深体会作者情感。
  (六)课堂小结(结合板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