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
白居易陈子昂杜甫贺知章李白李商隐刘禹锡卢照邻柳宗元孟浩然王昌龄王维
宋朝诗人
范仲淹李清照陆游梅尧臣欧阳修苏轼陶渊明王安石文天祥辛弃疾杨万里叶绍翁
经典诗句
黄河的诗句思念的诗句离别的诗句月亮的诗句荷花的诗句梅花的诗句西湖的诗句菊花的诗句送别的诗句四季的诗句爱情的诗句儿童的诗句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课文教案ppt_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阅读答案

  课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19世纪初,波兰遭到欧洲列强的瓜分,有十分之九的领土落到了沙皇俄国的手里。波兰人民从此陷入了被欺凌、压迫的深渊。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满怀悲愤,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
  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20岁的肖邦告别了自己的亲人,坐着马车离开了首都华沙。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www.slkj.OrG曲《即使你远在他乡》。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啊!”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眼眶。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
  就在他离开祖国的那几天,华沙爆发了反抗沙俄统治的起义。可是,不久起义失败了。肖邦得知这一消息,悲愤欲绝。他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化成音符,写下了著名的《革命练习曲》。那催人奋起的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
  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国。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他常常把自己关在幽暗的房间里,点上一支蜡烛,彻夜地作曲、弹琴。时间在消逝,可是他已根本没有了时间的概念。
  肖邦在法国巴黎一住就是18年。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他四处奔波。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的肺结核病又复发了。1849年10月,他终于躺倒在病床上。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当时他才39岁。
  【前言】
  苏教版语文第三课:《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讲了伟大音乐家肖邦迫于生计,移居法国,当他在法国因肺结核而死的时候,请求姐姐路德维卡把自己的心脏带回祖国,表现了肖邦强烈的爱国之情。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流利地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建议】
  三课时。
  预习。
  按要求预习:读顺课文、掌握生字、理解有关词语(弥留之际、悲愤欲绝、疾驰等)、写出对课文的总体的初步感受、写出对课文中自己感触最深的句子段落的感受与体会、提出一二个有价值或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出示“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一句,齐读,思考:想想这是谁说的?是什么时候说的?从这句话中,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是含着什么样的感情说的?怎样才能读好?你了解他吗?(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肖邦)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写他的故事的课文。(板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昨天已经预习了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什么疑问吗?(整合学生的问题)
  整合后的问题:
  (1)肖邦既然爱自己的祖国,为什么还要离开自己的祖国?
  (2)埃斯内尔老师为什么要送肖邦一个盛满泥土的银杯?
  (3)肖邦为什么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
  二、检查预习情况。
  (1) 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维斯瓦河 疾驰 蜡烛 消逝 催人奋起 肺结核病
  (2)指导书写
  邦:左右基本等宽。 瓦:末笔是点。
  驰:左窄而长,右宽而扁。 亡:横要长。
  催:范写。指出注意点。 逝:注意笔顺。
  烛:笔画安排要匀称。 肺:右边末笔是“ |”。
  描红
  抄写本练习书写词语。
  (3)指名试读课文,看是否流利,了解部分词语掌握情况。
  三、再自由朗读课文。同桌互读互纠。
  四、默读课文,思考整合时大家遗留的问。如果有答案了,做好记号。又有新问题产生做好记号。
  第二教时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经过大家的努力和整合一共留下了几个问题?谁来说说。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出示:
  (1)肖邦既然爱自己的祖国,为什么还要离开自己的祖国?
  (2)埃斯内尔老师为什么要送肖邦一个盛满泥土的银杯?
  (3)肖邦为什么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
  二、解疑。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探讨这三个问题。
  (预设:按以上三个问题的顺序进行按部就班地解决,比较符合课文的顺序,但还可能有学生为了说明肖邦离开祖国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为了更好地同侵略者作斗争,会同后文进行联系。如果这样,就把第三个问题提前解决。)
  (一) 探讨研究(1)肖邦既然爱自己的祖国,为什么还要离开自己的祖国?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学习文章第一节。
  注意:“瓜分”“落到”“陷入深渊”“满怀悲愤”“不得不”等重点词句。进行研究,肖邦离开祖国的真正原因。
  突出地让学生重点理解感受肖邦的热爱祖国。
  集体朗读本整节。
  (二) 探讨研究(2)埃斯内尔老师为什么要送肖邦一个盛满泥土的银杯?
  此段的学习就按照学生的回答,让学生体会、感悟①肖邦对于老师来说,是得意门生(相机渗透肖邦的音乐天才资料)②老师和同学都十分地依恋肖邦③老师和同学都不希望肖邦出国后忘记自己的祖国。④肖邦内心是不太想离开牌子祖国的。而第三、四点是需要学生重点体会的。
  本段学习重点通过朗读来深入体会感受。
  过渡:肖邦带着祖国的泥土,告别了亲人,离开了他深爱着的家园,上路了。他有没有忘记自己亲爱的教师和同学的嘱托呢?(没有)为什么?
  (三)研究探讨“(3)肖邦为什么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
  重点理解:“悲愤欲绝” “彻夜”等词。
  朗读并展开想象:波兰人民起义失败,一个个倒在敌人枪口下,这时,波兰人民听到《革命进行曲》,振奋精神,重新拿起武器抗争的情景。
  说说你从肖邦的举动中感受到了什么?
  朗读体会肖邦忘我工作的精神并展开想象。
  出示“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国。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朗读。
  结合插图,肖邦就是这样夜以继日地在钢琴前工作、工作。思乡情,亡国恨,随着琴声从他的作品里流淌出来。因此,这个时候,肖邦无论在钢琴演奏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