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
白居易陈子昂杜甫贺知章李白李商隐刘禹锡卢照邻柳宗元孟浩然王昌龄王维
宋朝诗人
范仲淹李清照陆游梅尧臣欧阳修苏轼陶渊明王安石文天祥辛弃疾杨万里叶绍翁
经典诗句
黄河的诗句思念的诗句离别的诗句月亮的诗句荷花的诗句梅花的诗句西湖的诗句菊花的诗句送别的诗句四季的诗句爱情的诗句儿童的诗句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的意思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古诗作品《杨柳枝词》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注释】
  1、无
  【解说】
  《杨柳枝词》也称《杨柳枝》,乐府“近代曲辞”,旧名《折杨柳》或《折柳枝》。原为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代诗人刘禹锡根据民歌创作新词,多写男女爱情和三峡的风情,流传甚广。后代诗人多以《竹枝词》为题写爱情和乡土风俗,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鉴赏】
  首句“炀帝行宫汴水滨”。“滨”即水边,或者近水的地方。在历史上,隋炀帝是一个**的君主,他从长安到江都,置离宫(即行宫,古代京城以外供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室,也指帝王出京后临时寓居的官署或住宅)四十余所,以供游赏之需。
  次句“数株残柳不胜春”,这一句诗人写了隋宫的荒凉破败。“不胜”即受不住,承担不了的意思。“胜”即承受,经得起。其中,“残柳”二字不但照应了标题“柳”,而且是诗歌之眼。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特别注重“诗眼”创造。无论是“诗眼”或者“词眼”,都是诗词中思想情感的聚焦处,是诗词的关键点。所以,诗人用“残柳”二字描写了隋宫中的荒凉破败景象。同时,诗人却说“残柳不胜春”,说明了残柳已是弱不禁风的样子,经得起春风(劲风)的荡漾。可以说,这里,诗人在描写了残柳中,触景生情,从残柳柔弱的形态,抒发他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沉思。
  第三句“晚来风起花如雪”,这一句紧承上句“残柳”而来,描写了柳絮随风飘荡的景象。这里,诗人用了wwW.SlkJ.org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飘絮喻为白雪,不但形象生动,而且也描绘出漫天飞舞的景象。你看,在诗人笔下,描绘出了这样一幅图画——晚上吹起了一阵风,杨花飘飞,宛如冬日漫天飞雪。这样的意境,这谢道韫那深受谢安称赞的“未若柳絮因风起”(刘义庆在《世说新语•咏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然而,刘禹锡在诗歌中,不但创造了诗歌的审美意境,而且在这美丽的境界中,以美景表哀情,更让人伤感,意蕴更为深沉。
  第四句“飞入宫墙不见人”,诗人承上三句“风起花如雪”而来,由物及人,集中表现了隋宫衰败的景象。可以说,面对如此景象,诗人并未停留在低徊忧伤之中,而是通过丰富的想象,让柳絮飞过宫墙,看看隋宫内的衰败景象。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把柳絮拟人化,不但赋予柳絮以生命,而且成了诗人的代言人,历史的见证者。从诗歌的结构来说,这一句诗人紧紧地扣住诗眼“残柳”来写,集中了情感表达,也与上文相呼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