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
白居易陈子昂杜甫贺知章李白李商隐刘禹锡卢照邻柳宗元孟浩然王昌龄王维
宋朝诗人
范仲淹李清照陆游梅尧臣欧阳修苏轼陶渊明王安石文天祥辛弃疾杨万里叶绍翁
经典诗句
黄河的诗句思念的诗句离别的诗句月亮的诗句荷花的诗句梅花的诗句西湖的诗句菊花的诗句送别的诗句四季的诗句爱情的诗句儿童的诗句

沁园春·万里封侯翻译赏析_沁园春·万里封侯阅读答案_作者刘基

  《沁园春·万里封侯》作者为元朝诗人刘基。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里封侯,八珍鼎食,何如故乡!奈狐狸夜啸,腥风满地,蛟螭昼舞,平陆沉江。中泽哀鸿,苞荆隼鸨,软尽平生铁石肠。凭栏看,但云霓明灭,烟草茫茫
  不须踽踽凉凉,盖世功名百战场。笑扬雄寂寞,刘伶沉湎,嵇生纵诞,贺老清狂。江左夷吾,隆中诸葛,济弱扶危计甚长。桑榆外,有轻阴乍起,未是斜阳
  【前言】
  《沁园春·万里封侯》是刘基在人生不得志的时候写的。刘基用“万里封侯”来展示自己宏大的抱负,并通过否定扬雄、赞扬王导来清晰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即他已经认识到元朝的无法挽救,决定投靠新的“明主”,这首词也可以看成刘基与元朝廷的一种决裂。这是一首自叙壮怀的词,抒发了刘基哀民生之疾苦、济时世于危难的豪情壮志。
  【注释】
  ①《沁园春》:词牌名。又名《寿星明》、《洞庭春色》、《东仙》等。
  ②万里封侯:即封侯万里。《后汉书·班超传》有“封侯万里之外”。八珍鼎食:即鼎食八珍。鼎是古代炊具,列鼎而食是豪门贵族的家庭。八珍指多种贵重珍奇的食品。这三句是说,纵然可以建功立业封侯于万里之外、享受豪华的生活,又怎能比得上悠游于故乡的山林?
  ③奈:无奈,怎奈。狐狸:蛟螭(chī痴):指当时祸害人民大小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平陆沉江:陆地被江水淹没。蛟、螭都是古代传说中能引发洪水的动物,他们腾空飞舞,就要暴发洪水,淹没大地。这四句是说,无奈狐狸、蛟螭这些凶鬼恶神正在兴风作浪,日夜猖獗,搞得到处都是腥风血雨,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④中泽:草泽之中。哀鸿:指经受苦难的人民。苞(bāo,包):丛生,茂盛。荆:荆棘。隼(sǔn笋)鸨(bǎo保):隼鸨都是可以高飞的鸟类,这里用来比喻有才能的人士。前两句是说遍野都是哀哭的人民,才智之士都被困于荆棘丛中。第三句承接“奈”字,是前六句的结束语,也是对开头三句的回答。意思是:无奈牛鬼蛇神如此猖狂,人民遭受如此深重的苦难,就是铁石心肠的人也得完全改变他的初衷,就是说不能坐视不理,悠游于故乡。
  ⑤霓:虹的一种。这三句是说,凭栏远眺,烟草迷茫,风云变幻莫测。这当然指的是政治形势。意思是别看魔鬼猖狂,但形势如何发展尚难逆料,也就是说还有挽救的可能。这三句为下文做好准备。
  ⑥踽踽:孤独的样子。凉凉:冷冷清清的样子。《孟子·尽心下》有“行何为踽踽凉凉?”。是孟子答万章关于“乡原”时引用的一句话。这两句的意思,不要离群索居,孤独自处,而应当到轰轰烈烈的战场上去,身经百战,博取盖世功名。这是对“何如故乡”的进一步回答。
  ⑦扬雄:西汉文学家,在天下将要大乱时,他用谈“玄”来逃避现实。刘伶:西晋初年在司马昭篡魏以后,他终日饮酒不问世事。嵇生:嵇康,他也对司马氏集团不满,但只采取个人放诞不羁的办法。贺老:唐代诗人贺知章,当唐玄宗信任奸相李林甫国事日非的时候,他告老还乡为道上,自称“四名狂客”。在这四句中,作者用一个“笑”字对四位名人的行为加以否定。
  ⑧江左:即江东。夷吾:即管仲。他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江左夷吾:指辅佐东晋司马睿在江东建立王朝的王导,当事人称赞他为“江左夷吾”。隆中:位于今河南邓州市与湖北襄樊市之间的隆中山。诸葛: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诸葛亮。东汉末年他隐居于隆中山。作者用“济弱扶危计甚长”赞扬王导、诸葛亮深谋远虑,以弱胜强,转危为安,建立了宏伟的功业。
  ⑨桑榆:中国古代有句成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桑榆指夕阳西下时所照的地方,即西边。这三句是说,别看天色暗淡,那只是一片突然升起的轻云遮住了阳光,还不是太阳已经落山,这也是以景喻情,说的是政治形势,意思是:虽然“狐狸夜啸”,“蛟螭昼舞”,好像神州大地已经成了魑魅魍魉的世界。这不过是暂时现象,还是可以收拾的。这三句照应了上片末尾的三句,但认识上则更进了一步,从“云霓明灭,烟草茫茫”中看出只不过是“轻阴乍起,未是斜阳”。
  【翻译】
  远离家乡建功封侯,膳备八珍列鼎而食,哪里比得上回归故乡!无奈狐狸成群夜晚长啸,使腥风血雨铺天盖地,蛟螭竟大白天狂舞,把平原村镇沉入大江。人民像沼泽中的大雁发出哀鸣,有才的志士像隼鸨蛰伏荆棘,即使铁石心肠也会为之悲伤。凭依栏杆举目远望,但见高天云雾忽明忽暗,烟雾衰草一片苍茫。
  用不着孤独自守冷落凄凉,盖世功名建立在身经百战的战场。可笑扬雄生活太寂寞,刘伶终日沉湎酒浆,嵇康放纵不羁言语荒诞,贺知章老儿过于清狂。只有人称“江东夷吾”的王导,隆中对策“三分天下”的诸葛亮,才是济弱扶危计虑深长。要知在日落之处以外的地方,只是有薄云乍起遮暗了天空,并不是夕阳西下前途无望。
  【鉴赏】
  词的开头三句,多少有点自我解嘲的性质,从“奈”以后才是词的主题。从词的内容看,作者对当时形势的分析是符合实际的,他透过变幻莫测的风云,看到了光明的一面。他采取的态度也是正确的,他否定了扬雄等人逃避现实的行为。他赞扬王导、诸葛亮敢于面对困难,接受严峻的挑战。很明显,他要以王导、诸葛亮为榜样。他是这样说的www.slkj.org,也是这样做的。词写于公元1358年,这时他经过分析比较,已经看出了“光明”所在,认定了收拾残坡局面、重新统一中华的“明主”是谁。所以在不久之后,他就毅然决然地接受当时还被朝廷成为“贼寇”的朱元璋的聘请,辅佐他在短短八年里,扫灭群雄,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从结果看,刘基的功业比仅能偏安江左的王导和只做到三国鼎立的诸葛亮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首词是作者在一再遭受打击身陷逆境时写的,在那种情况下,他没有消沉,不像一般封建士大夫那样走独善其身或者苟全性命于乱世的道路,而是念念不忘“腥风满地”、“平陆沉江”中痛苦的民众,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兴衰,振作精神,与邪恶势力作斗争。他爱国爱民的精神,救国救民的抱负,超群的聪明才智,是很值得赞扬和学习的。
  由于作者崇奉的是儒家积极进取的人生哲学,所以他对历史上尊崇老庄消极无为、遁世保身人生哲学的人颇有微词。他嘲笑玄虚寂寞的扬雄,一醉万事休的刘伶,狂傲而不拘礼法的嵇康,以及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的贺知章。在作者眼里,四子恃才傲物,致生民倒悬于不顾,只求保全性命,自适其情,实在不足为法。与此同时,作者也提出了两位他奉为楷模的英雄,这就是东晋和刘蜀开国元勋——王导和诸葛亮。作者称颂他们道:“济弱扶危计甚长”。“济弱扶危”,言德;“计甚长”,言才;而怀抱济世之才以救民于倒悬的“德才观”,正是作者追求的人生理想。
  作者虽然胸怀雄才大略,但是,他毕竟年逾不惑,尚未树尺寸之功,因此不免微感遗憾。歇拍以景结情,一扫叹老之悲,显示了做着积极的进取精神,以昂扬的意气收束全词。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