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
白居易陈子昂杜甫贺知章李白李商隐刘禹锡卢照邻柳宗元孟浩然王昌龄王维
宋朝诗人
范仲淹李清照陆游梅尧臣欧阳修苏轼陶渊明王安石文天祥辛弃疾杨万里叶绍翁
经典诗句
黄河的诗句思念的诗句离别的诗句月亮的诗句荷花的诗句梅花的诗句西湖的诗句菊花的诗句送别的诗句四季的诗句爱情的诗句儿童的诗句

黄生借书说阅读答案_黄生借书说原文翻译

  《黄生借书说》作者是清朝文学家袁枚。其古诗全文如下:
  原文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前言】
  《黄生借书说》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本文以“书非借不能读”为论点,劝勉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不利而却步不前,也不要因为条件优越而贪图安逸。文章围绕中心,夹叙夹议,层次清楚。作者袁枚,字子才,号简斋,自号随园主人、随园老人、苍山居士,所作散文感情真切,论诗主张抒写性情。本文已选入北师大版、上海和人教版语文课本。
  【注释】
  (1)选自《小仓山房文集》。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主(老)人(随园,在江苏南京市北小仓山上,袁枚中年辞官后居住的地方),浙江钱塘人,清朝乾隆年间进士。文学家。
  (2)生:对读书人的称呼,这里指年轻的读书人。
  (3)授:交给,交付。
  (4)子:对人的尊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您”或"你"。
  (5)七略、四库,天子之书:七略、四库是天子的藏书。西汉末年学者刘向整理校订宫廷藏书。刘向的儿子刘歆继续做这项工作,写成一部图书分类目录《七略》。唐朝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宫廷的藏书,分经、史、子、集四库。这里的七略四库泛指皇家的藏书丰富。《七略》,中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著作,分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部。《四库》,唐朝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的藏书,有《经》、《史》、《子》、《集》四库。这里《七略》、《四库》都指内府藏书。
  (6)然:然而,但是。
  (7)汗牛塞屋:搬运起来累得牛流汗,放在家里塞满了屋子。这里形容藏书很多。汗,名词用做动词,使……流汗的意思。塞,使……塞满,使动用法,汗牛充栋。
  (8)祖父:祖辈和父辈。
  (9)子孙:子辈和孙辈。
  (10)弃者:丢弃的情况。者,……的情况
  (11)无论:不用说,不必说。独:只,仅仅。
  (12)然:这样。
  (13)夫(fú)人:那人。指向别人借书的人。夫,那。
  (14)强(qiǎng):勉强。
  (15)虑:担心;害怕。
  (16)惴惴(zhuì)焉:忧惧的样子。焉,……的样子。
  (17)若:如果。
  (18)业:已经。
  (19)高束:捆起来放在高处。束,捆绑。
  (20)庋(guǐ):放置,保存。藏:收藏。
  (21)姑俟(sì):姑且等待。姑,姑且,且。俟,等待,等候。
  (22)异日:日后,将来。异:别的,其他的。
  (23)云尔:……样的话。
  (24)难致:难以得到。致,得到。富:多。
  (25)与:给。
  (26)形诸梦:形之于梦。在梦中现出那种情形。形,出现,表现,表露。诸,兼词,等于“之于”。(“之”指代词,代借书的情形;“于”指在)。
  (27)切:迫切(的心情)。
  (28)故有所览辄省(xǐng)记:(因为迫切地要读书,又得不到书。) 所以 (只要) 有看过的书就认真深思并记住。辄,就。省:记。省记:记在心里。
  (29)通籍:指做官。做了官,名字就不属于“民籍”,取得了官的身份,所以说“通籍”。这是封建士大夫的常用语。籍,民籍。通,动词,有上升进入的意思,这里指表示从民籍到仕宦的提升。
  (30)落落:形容多而连续不断地堆积。
  (31)素蟫(yín):指蛀蚀书籍的银白色蠹(dù)虫。
  (32)灰丝:指灰尘和虫丝。素蟫灰丝:蠹(dù)虫丝迹。
  (33)时蒙:常常布满。
  (34)卷(juàn)轴:书册。古代还没有线装书的时期,书的形式是横幅长卷,有轴以便卷起来。后世沿用“卷轴”称书册。
  (35)少时:年少的时候。
  (36)岁月:指时间,光阴,时光。
  (37)可惜:值得珍惜。
  (38)类:似,像。
  (39)公书:把书公开,慷慨出借。公:动词,同别人共用。
  (40)吝:吝啬。固:固然,本来。
  (41)归:归还。归书:还书。
  (42)为一说,使与书俱:(我)写下这一篇《黄生借书说》,把(它)和出借的书一起(交给黄生),为,写下。
  (43)俱:一起(交给黄生)。
  (44)授以书而告之曰,之:代词,他,指黄允修。
  翻译
  有一个叫黄允修的读书人借书。随园主人把书借给(他),又劝勉他说:“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读。你没听过藏书的人吗?七略四库,是天子的书,然而读书的天子有几个呢?富贵人家的书搬书起来使牛马流汗,放置在家塞满屋子,然而读书的富贵人有几个?其他祖辈、父辈积藏(书籍),丢弃(书籍)的子辈、孙辈不必谈论了。不只书籍是这样,天下事物都这样。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却勉强借在手中,必定担忧别人逼着取回http://wWw.SlkJ.OrG/b/316.html,就担心害怕不停地抚摸玩弄那个东西,说:‘今天存放在我手中,明天就要离开我了,我不能再见到这个东西了。’如果已经被我所拥有,必定会捆起来放在高处,搁在藏书的架子上藏好,说‘姑且等改日再看吧’,这样说说而已。
  “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是家里穷,很难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家,藏书很多。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竟然达到这样的程度。因此,只要看过的书就认真地去领会,牢牢地记在心里。做了官以后,官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到处都堆放满了。白色的蛀虫和灰色的丝,时常覆盖书本。这以后感慨借书的人是多么专心,而且少年的岁月是多么值得珍惜。”
  如今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我把书公开,慷慨出借和张氏的吝惜自己的书,好像不大相同。如此一来,那么是我实在不幸而碰上张氏呢,还是黄生实在幸运而遇到我呢?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那么他读书一定很专心,而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
  写了这一篇借书说,把它和书一起(交给黄生)。
  【赏析】
  作者认为自己幼时借不到书而“形诸梦”是非常不幸的,而黄生能与作者“公书”是非常幸运的,所以作者要黄生“知幸与不幸”,珍惜少时光阴,专心读书。我们当代的读书条件比起黄生来又不知要幸运多少倍,我们更应“知幸与不幸”,珍惜现在这大好的学习条件和自己的青春年华,刻苦读书。如果学有不成,非他人之过,自己应该多反省,知警惕。这篇“说”就青年黄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勉励青年化弊为利,努力为自己创造条件,发奋求学。
  课文围绕中心,夹叙夹议,层次清楚地阐明事理。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出人意料,引人深思,随后围绕着这个中心,逐层展开阐述。先以帝王、富贵人家全都藏书丰富,却没有几个读书人,以及祖父辈尽心藏书而子孙辈随意毁弃书这三种常见的事实,来作初步证明;再运用类比推理,以人们对于借来的东西和属于自己的东西所采取的不同态度,来说明这个论断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作者从那常见的现象中推究出其原因──“虑人逼取”,这种外来的压力,会化为鞭策自己的动力,有力地证明了“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接着,作者又拿自己年少时借书之难、读书用心之专和做官后有了大量的书籍却不再读书等切身经历,从正反两个方面做进一步的论证。最后,在上述分析说明的基础上,紧扣“借书”一事,指出黄生有幸而遇肯“公书”的人,勉励他应该珍惜机会,勤奋学习。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的中心论点虽然是“书非借不能读”,但很明显,仅从字面上来看,这个论点带有很大的片面性。“说”本身不同于规范、正统的论说文,本文作者袁枚又是一位才子气颇重、任性适情的人。因此,我们更宜于把本文视为作者在有感而发的情况下率性而为的一篇带有游戏性质的小文,其中包含有对逝去的青年光阴的怀念、对如今自己的自嘲,而主旨则在鼓励、教育黄生,只是没有板起面孔来。
  中心:作者就黄生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勉励黄生努力为自己创造条件,发奋学习。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