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
白居易陈子昂杜甫贺知章李白李商隐刘禹锡卢照邻柳宗元孟浩然王昌龄王维
宋朝诗人
范仲淹李清照陆游梅尧臣欧阳修苏轼陶渊明王安石文天祥辛弃疾杨万里叶绍翁
经典诗句
黄河的诗句思念的诗句离别的诗句月亮的诗句荷花的诗句梅花的诗句西湖的诗句菊花的诗句送别的诗句四季的诗句爱情的诗句儿童的诗句

南乡子·自古帝王州翻译赏析_南乡子·自古帝王州阅读答案_作者王安石

  《南乡子·自古帝王州》作者为宋朝诗人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前言】
  《南乡子·自古帝王州》北宋王安石所作词。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罢居金陵时所作。政治上受到压抑,从而似乎把情怀寄寓于世外的江河湖海,实际上闲淡之情中有一股难以排遣的郁闷孤愤之情。
  【注释】
  ⑴帝王州:指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三国的吴、东晋、南北朝的宋、齐、粱、陈、五代的南唐等朝代在此建都,故称为“帝王州”。
  ⑵郁郁葱葱:草木茂盛。
  ⑶佳气:指产生帝王的一种气,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⑷四百年:金陵作为历代帝都将近四百年。
  ⑸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中的名句:“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把晋代与吴宫并举,明确地显示出后代诗人对晋朝的向往。冠:古代士以上的穿戴,衣冠连称,是古代土以上的服装,后引申为世族、绅士。古丘:坟墓。
  ⑹恣行游:尽情地绕着江边闲行游赏。恣:任意地、自由自在地。
  ⑺更:再,又,不只一次地。
  ⑻悠悠:长久。遥远的样子。
  ⑨回头:指透彻醒悟。佛家语“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⑽槛:栏杆。语出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诗》中的名句:“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翻译】
  这里曾是历代帝王建都之所,周围树木葱茏繁茂,山环水绕,云蒸霞蔚。可是,四百年来的繁华隆盛已像梦一般逝去,使人感叹。那晋代的帝王将相,早已是一杯黄土,被历史遗弃。
  绕着江岸尽情地游行游赏,登上一层楼,再上一层楼,往事悠悠,早已不值一问,不如早回头。往事如烟,就像这槛外无情的江水空自东流。
  【赏析】
  上阕怀古,盛赞六朝古都金陵的繁华。唐代刘禹锡曾作《西塞山怀古》一诗:“王睿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然而,王安石看到的与刘禹锡所见大不相同,这里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王气正盛之地,佳气上浮。但那是晋代的事情,已经过去四百年了,晋代的白衣胜雪,衣冠之族,已经成为一座座古墓,回首往事的时候,这些是怎堪回首呀。末句借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名句,表达的是同样的昔盛今衰的怅然之情。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过去的时代里,这是诗歌中常用的写法,借此来表明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使诗歌具有一种“高古”的气象。
  下阕写登楼览胜,抒发往事似水的惆怅。作者登上高楼,极目远眺,心情难平。王安石追求的是推行新法,实现强民富国的愿望,然而由于守旧派的阻挠,他心愿未遂,又心有不甘。“绕水游”是排遣心中的愁绪或不平事的一种办法,在这里,作者借这种典型的动作来表现内心的无边愁绪。好在这种“绕水游”并不受外在任何事物的限制,可以“恣行”,随意地到处走走。但是,这是一种多么无奈的自由啊,王安石所追求的,是推行新法,实现强民富国的愿望,而现在,只能是“绕水游”而已,慨叹之声,达于纸上。“上尽层楼”含有中国古代的“登高怀远”“登高而愁”意思。从南北朝时期的王粲写《登楼赋》开始,这个动作就被赋予了思念故国之情。而唐代王之涣的一首《登鹳雀楼》则是从人生哲学意味上诠释了这一个典型的动作www.slkj.org、典型的场景。在这里,作者是思念故国(首都)呢,还是“欲穷千里目”呢?通过上文的表面闲适与内心焦虑,我们可以看到他所思念的,正是重回故国,再造宏业;通过后文的回忆往事,我们又可以知道作者这时的心理是放弃思念故国的想法,而注重对往事的追寻,注意对往事从文化意义上进行思考;我们还可以认定,作者是想“登高望远”,而这里的“远”,不是空间上的,而是时间上的,表明作者独特的意趣和别具怀抱。“更上楼”,不是上到楼的顶端再往上走,而是不断地一次又一次地登楼。结句也是化用唐人诗句,王勃的《滕王阁诗》,作者在这里却别有怀抱:可以理解为,历史是无情的,就像东流之水,一直向前,或许人类所为的一切只是这水的片刻停留,没有太大的意义;也可以理解为,不论目前我的遭遇如何,但我所做的一切,都如长江水一般,是一种永恒的存在;或者联系《滕王阁诗》原文前一句:“阁中帝子今何在?”的反问,问当今的皇帝“今何在”,表达自己期待着重回朝廷的愿望。但似乎一切都不重要了,就像长江水,一直流着,流着。
  作者以金陵为题来咏史述怀.把六朝兴盛与衰亡的历史看作是人生“一梦”。这种思想看似消极,其实隐含r王安石借咏史抒发退隐后的孤寂之感和罢相后的忧国忧民、悲愤沉痛的心情。与《桂枝香》相比,此词虽然形象不够鲜明,气势也不够雄健,但情感充沛,情调悲凉,读来令人感同身受,容易引起共鸣。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