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
白居易陈子昂杜甫贺知章李白李商隐刘禹锡卢照邻柳宗元孟浩然王昌龄王维
宋朝诗人
范仲淹李清照陆游梅尧臣欧阳修苏轼陶渊明王安石文天祥辛弃疾杨万里叶绍翁
经典诗句
黄河的诗句思念的诗句离别的诗句月亮的诗句荷花的诗句梅花的诗句西湖的诗句菊花的诗句送别的诗句四季的诗句爱情的诗句儿童的诗句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原文及翻译_蔺相如完璧归赵论阅读答案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前言】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是王世贞所作的一篇有名的史论,作者在文章之始就以“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开宗明义,对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一史实发表了不同看法,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然后以分析秦、赵时势入手,从情与理两方面重点剖析两国外交上的形势,从而得出因为秦国不想和赵国为敌,因此蔺相如能完璧归赵,“天固曲全之哉”的结论。文章逻辑清晰,论述严密,辩驳有力,尤其文中的假设论证一段文字,合情合理,很有说服力。
  【原文】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与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
  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注释】
  (1)情:真实意图。
  (2)曲:不公正,不合理。
  (3)九宾:九位迎接使者的傧相,皆立于朝廷上,是战国时期隆重的外交礼节。
  (4)绐(dài):欺骗,欺诈。
  (5)僇:通“戮”,杀。
  (6)武安君:秦将白起的封号。
  (7)邯郸:赵国都城,在今河北邯郸市。
  (8)责:求,这里指索取。
  (9)族:灭族。
  (10)劲渑池:指蔺相如在渑池(今河南林县)迫秦王为赵王击缶之事。
  (11)柔廉颇:指蔺相如对赵大将廉颇委曲容让,终使廉颇感悟并负荆请罪之事。
  【翻译】
  蔺相如使和氏璧完整得归还(赵国),人们都称赞他,而我却不认为这件事是好的。
  秦国用十五座城作为条件,想要欺骗赵国来夺得赵国的和氏璧。(秦国)那时说是要和氏璧,这是实情,不是为了试探赵国。赵国得到了秦国的人情但不把和氏璧交给秦国,没有得到秦国的人情却将和氏璧交给他们;赵国得到了秦国的人情但不害怕他们就不将和氏璧交给秦人,赵国得到了秦国的人情又害怕他们就将和氏璧交给秦人。按理只有这两种情况,怎么会有又害怕秦人却又挑起了他们的怒气的。
  况且秦国想要得到玉璧,赵国不给,双方都没有什么是非曲直可言。赵国送去玉璧而秦国不给城,其曲在秦。秦国给城而赵国收回了玉璧,其曲在赵。要想使秦国理屈,则不如放弃玉璧;害怕失去玉璧,则不如不给。秦王既然按照地图划给了WWw.SLkJ.ORg城池,又设九宾之仪典,斋戒之后才接受玉璧,其势已是不得不给城的了。如果秦王得到了璧而不给城,相如便可上前陈述:“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会给城的。这璧不就是赵国的一块玉璧吗?而十五座城池是秦国的宝物。现在假如大王以一块璧的缘故,而抛弃了十五座城池,十五城的百姓,都会深深怨恨大王像草芥一样抛弃了他们。大王不给城,而骗去了赵国的璧,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而失信于天下,我请求死在这里,以表明大王的失信。”这样,秦王未必不归还玉璧。当时为什么要派手下的人藏璧逃离,从而使理直的一方归于秦国呢!
  当时秦国并不想与赵国关系破裂啊。假如秦王怒斩相如于市上,再派武安君率十万大军逼临邯郸,责问璧的去向以及赵国的失信,一次获胜可使相如灭族,第二次获胜玉璧终究还得属于秦国。
  因此我说,蔺相如之所以能保全玉璧,那是天意。至于他在渑池对秦国的强硬较量,以柔韧使廉颇惭悟,就越来越显得高妙了。而他能完璧归赵的原因,的确是上天在偏袒他啊。
  【鉴赏】
  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受命带宝玉去秦国换十五座城池,见秦王没有诚意,便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这就是家喻户晓的”完璧归赵”,直到后来,人们仍然对蔺相如的英勇行为赞赏有加。
  然而,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写《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进行哲理逻辑分析,感喟针砭,令读者重又反思这一经典故事背后的合理性。在他的此论中,他以散文创作面对政治、社会,发表自己独到的议论:“文之事本一而其用三:曰晰理,曰纪事,曰抒情,是三者,文之大用也。”像这篇文章在散文类型里属于晰理类,具有论辩文的性质。
  中国古代散文的特征很好地在他这篇《蔺相如完璧归赵论》里表现出来。散文特征在语言上是求简与求精相结合的。所谓“求简”,就是字数、篇幅简要;所谓“求精”,就是语言精当,语意精辟。例如首句“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语言上求简与求精相结合,言简意赅地发表了作者的论点。该文是一篇翻案文章。翻案文章独执异议,贵在识见高远,令人信服。该文开篇对世所称誉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一史实,予以否定,先声夺人。接着,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予以否定的理由。首先,文章分析秦以十五城之空名取璧的真实意图,指责蔺相如之所为是“既畏而复挑其怒”之举,是失于智。接着,文章重点分析了蔺相如的所谓曲直论,先明秦赵“两无所曲直”,后又代蔺相如策划,指出蔺相如“使舍人怀而逃之”是“归直于秦”,是失于信。最后,文章分析相如完璧的后果是族灭国破,是失于利。这样,文章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从而逼出了全文的结论:“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这里的“天”,是指当时的客观形势。行文至此,文章已可作结,而作者又列出“劲渑池”“柔廉颇”两件事,表面上与上文关系不大,但在“愈出而愈妙于用”一句中,表现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认为,蔺相如的所谓“智”“勇”,不是为了赵国,而是为了自己,他的所作所为,不过是纵横家的权谋机巧而已,这,其实是触摸到了纵横家的本质。因而,该文结论之后的余波,决非可有可无的续貂之笔,用意特深。章法上散聚结合,定主宾之序、掌均变之衡,征节奏之美,懂疏密散聚,知大小曲直,驭圆缺参差,见开合呼应,求从顺言自然。审美上是实用与审美相结合。
  王世贞在当时以文学、藏书而知名,为后七子中是最为独领风骚的文坛人物。这篇《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大致体现了其散文创作的特点,作者的行文艺术沉博幽深,气味雄厚;浅淡自然,清新有动;纵横捭阖,姿态横生;玄思独造,翻新出奇。虽不精于书写,但通晓书理,议论颇为精当。虽摹秦仿古,依旧自有特色。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